工业园区是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工业化集约强度大,是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我国工业园区经过40多年的推进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产业化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工业园区生产活动集中,工业活动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在工业园区推行综合能源服务与碳减排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是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如何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推动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改造,为节能减排开启投融资之路。
近年来,随着中国ESG相关政策逐步成熟,中国作为可持续投资的新兴市场,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度和认同度也日益提升,我国ESG投资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德国作为欧洲可持续金融市场的优秀参与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针与战略制定上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兼具国际与中国特色的指数发布,将进一步吸引全球优质投资者的目光,进而提升中国在ESG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中财大绿金院院长王遥教授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由于国际指标体系缺乏横向可比性,当前国际ESG指标及其评级体系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市场,存在对中国企业低估的情况。STOXX邮银ESG指数的编制基于中财大绿金院自主研发的ESG评级体系及数据库,其指标的设置基于全球契约组织十项原则,考量了中国特色化双碳政策和金融体系建设政策、增设了“扶贫”、“乡村建设”等指标并关注了中国特有的企业机制与社会管理模式,对于中国企业的评价更为客观合理。有助于提升中国本土ESG评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ESG品牌,弥补行业的空白,帮助广大投资者更准确了解中国A股市场情况。
当前,中财大绿金院已建设全球领先ESG数据库并自主创新开发了本土化的ESG评估体系,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领航“中国标准”。截止2022年初,该数据库已实现A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发债主体全覆盖,并涵盖部分港股上市公司,共计超过10000家公司的ESG数据。在此基础上,中财大绿金院相继研发出ESG三优信用模型2.0、碳评价数据库、中国公募基金ESG评级、中财大环境信息披露系统等成果。未来,中财大绿金院将持续深耕ESG相关研究,为中国市场的ESG理念传播、体系构建提供智库支持,并辅助海内外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融资实践中进行可行性探索。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